第二百零六章 初变(一)-《免疫人生》
第(2/3)页
每天一车,送到塑料厂,现在叫励肃冷库。
塑料厂的车间改造已经全部完成,两个冷库一个是冷藏,里面是蔬菜和水果;另一个是冷冻,里面是各种海鱼海虾海蟹还有伴山屯的分割鸡。
伴山屯的养鸡场已经扩大过两次,现在有六个养鸡场,两个蛋鸡场和四个肉鸡场,日产鸡蛋六百多斤,月产肉鸡三千只。
销售状况非常好,李淼已经决定过了年再次扩大产能,至少翻上一倍。
每天早晨,会有大批人来冷库批发蔬菜海鱼以及其他的,然后分赴安城各个农贸市场。这些人里面至少有一半是机械厂的职工家属和周围农机厂、继电器厂等小厂的“待岗”职工。
不用等到97年的下岗大潮,其实九十年代初,一些经营不善的国企已经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情况,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度日。下岗这个名词还没有普及,现在叫“待岗”。“待岗”职工每个月只能领取一半甚至更少的“生活费”,好处就是不用上班,每天只需到厂里签个到,就可以“逍遥”一天。
逍遥是逍遥,可终究要吃饭的,不止本人要吃饭,媳妇孩子也要吃饭。别的都可以凑活,比如穿衣、上学,但是饭一顿不吃都饿,饿过劲了还会出人命。
其实农贸市场里有成熟的摊位,可李焱还是想着将“机会”分给这些家属和职工。现在国企不容易,发展艰难,职工怨声载道,有良心的领导心急如焚,丧良心的干部置若罔闻,苦的都是老百姓。
给大家一条出路,起码家人能吃顿饱饭,孩子能上得起学。
李焱不想当救世主,但他看不得别人受苦,尤其是孩子。
刘凤芝全无意见,虽然李家所有的产业都在她名下,但她对这些“小”事情从不过问。当然,截止目前,还没有发生过一件值得“刘董事长”关注的“大”事情。她现在就是每天开着车去化纤厂上班,挣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三百多块钱。
这笔钱她会全部存起来,留着将来给俩儿子娶媳妇。
“嗯,爷爷,包装盒下午就送过来,明天早上开始采摘。对了,五哥明天负责这事儿,草莓钱等我们走时就跟您结清。”
“啥钱不钱的,爷爷不差那个,给我也没处儿花去。你们直接摘走吧,大棚我也没上过心,都是你们在操持。”百福爷摆摆手。
百福爷现在“无欲无求”,没有“继承人”,钱财对于他来说可有可无。反正已经和李焱说好了,他死后也要葬在“陵园”里,还守着前进哥。
他已经选好了地方,就在“陵园”的一处角落,明年开春就动土,先做出样子来,将来直接放进去就行。
包装盒是伴山屯包装厂出品。包装厂现在负责纸厂的包装材料已经忙不过来,这几百个包装盒是加班“挤”出来的。
纸厂的抽纸在市场上供不应求,连带着包装厂二十四小时轮轴转。明年纸厂要扩产,包装厂也必须扩产。
第(2/3)页